汪建华:8月钢市仍有望延续超跌后震荡反弹的态势

2022/07/29 15:43来源:期货转载

回顾7月钢铁市场,市场悲观情绪一度进一步蔓延和加深,前半月市场延续了6月的跌势,但下半月企稳并有所反弹。截止28日,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391个点,螺纹和线材分别下跌274和266个点,中板、热轧和冷轧分别下跌478、451和501个点,板材跌幅明显高于建筑材;62%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2美元,焦炭综合价格指数下跌769个点,废钢价格指数下跌545个点,原燃料价格表现分化也很明显。相较于7月15日低点,综合钢材价格、螺纹、线材、中板、热轧和冷轧分别反弹了160、192、164、68、264和124个点。总体来看,下跌虽有些超预期,但还是基本符合7月仍有下行压力以及“喜从悲中来”的观点。

8月钢市还有望延续超跌后震荡反弹的态势,主要理由有:

一是7月上半月钢铁市场超跌,必然引起物极必反,矫枉过正。

7月28日,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609,螺纹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313,热轧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877,这是钢联样本库存同比降了307万吨下的表现。今年来,4月上旬不同钢材品种价格创了年内高点,跌至7月15日的低点,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了1321,螺纹价格跌了1226,热轧价格跌了1483。短短3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,如此大幅下跌,从历史价格表现来看,要么发生了经济危机,要么发生了金融危机,要么突发重大的政策利空,要么突发重大的利空事件,既没有危机,也没有重大利空政策。

回顾前期钢铁市场下跌的原因,确实有许多方面,但就单一影响因素来看,均不足以使钢铁价格出现那么大的跌幅。比如说,上海疫情封控、美国大幅加息75个基点,还有业主停贷,等等。其实,这个背后贯穿了一个重要的交易逻辑就是放大了供需压力,还有一个是情绪共振,从部分悲观预期到一致性极度悲观。

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,交易了一个逻辑:消费量=成交量。如果你问市场人士,今年需求如何,或不用问,他会主动跟你说,今年他的消费量下降了30%~50%,不只是贸易商,钢厂的人士也这么说,更不用说期现公司、投资机构的人士啦。

但是,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数据推算,今年上半年的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5.01亿吨,同比下降了6.9%,环比2021年下半年增加9.9%。即使考虑表外的库存(笔者这里不去分析市场做空人士的高估了,有兴趣可以私下跟我探讨交流),实际粗钢消费量同比降幅也就8%左右。8%和30%~50%的降幅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个数量,对应的钢价的表现,少数也要差个好几百。

如果说一些非专业人士,尤其是一些投机者,他们说需求下降30%~50%,无可厚非,因为他们大都是道听途说的;如果产业人士也这么说,我其实也很理解,最近每一场会,我几乎都说,非常理解甚至认同他们说的成交下降30%~50%。但如果要把成交量等同于需求量,就不一定准确了。因为我们说的消费量,是终端消费量,中间交易量,不能当做是消费量。钢材品种的销售,有一级代理,二级代理,还有零售,以及直供,现在还有平台交易,等等。过去市场有交易机会时,一吨钢材多次交易也就很正常了,现在交易机会少了,中间交易次数就减少了,量就必然少了。我简单统计了截止7月27日的钢联小样本建筑材日均成交量149101吨,同比下降了21%;但钢银平台的日均成交量214057吨,同比增加了23%,平台成交规模也不小啦,比钢联小样本的成交量要大不少,但大家选择性忽略了这类交易数据表现。

无论如何,盘面上交易了需求下降30%~50%的普遍观点,我一直称之为噪声交易。尽管我的钢铁网最近几个月连续在统计局发布数据后,都及时报道了对消费量和变化幅度的推估,但应该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应该说,这是产业人士给自己挖的深坑,就差把自己全埋进去了,好在金融投机资本在扔钱往下砸的时候,还是有些“手留余香”。

其实我并不急于要大家认清这个现实,因为我也希望市场通过价格下跌倒逼钢厂进一步压减产量。只是,7月初以来的公开会议上,我开始反复讲了这一点,更希望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,能够引起行业人士的更广泛的重视。但有一点,噪声交易,只是旅途,不是终点,无论如何,在接下来的8月,市场还定会进一步的矫枉过正,尤其是那些基本面其实还不错的钢材品种。

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,最近一段时间严峻的钢铁行业形势教育,真是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啦。我们在3、4、5月底的报告里都呼吁钢厂减产,效果不佳,被逼在6月15日公开喊,只有价格下跌才能倒逼钢厂减产,那一定会是非常惨烈的;6月17日,敬业钢铁集团董事长李赶坡在第19期内部务虚会上的讲话在网上流传。讲话中称,“目前钢铁行业进入全行业亏损,亏到何时还看不到头、何种程度还不见底。得等到30%的钢企倒闭,钢铁行业才能进入盈亏平衡、正常经营的状态。”一时间,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;随后,许许多多的钢厂都开展了类似的形势教育,各媒体渠道广为流传;7月15日《冶金报》发表了我7月初撰写的文章,提到钢铁行业再次进入到区域、品种结构性过剩新阶段、钢铁市场进入新的下行周期、钢铁企业进入物竞天择的新时代;随后,网传宝钢集团公司召开临时紧急会议,指出当前钢材市场形势严峻、复杂!会突破2008年和2015年的恶劣状况。据我观察,这是近30年来,钢铁行业形势教育效率最高的一次,全行业恐怕无人不知,上下游产业链也恐怕无人不晓。期间,钢联调查的钢价情绪指数跌落谷底,市场情绪极度悲观甚至恐慌,期货盘面恨不得把2012~2015年的下跌全都交易掉,或者像2008年发生美国次贷危机一样去交易利空,这能不惨烈吗!

应该说,值得高兴的是,大家风险预知的能力增强了,形势教育效率极大地提高了;但遗憾的是,整个行业为此也付出了过度交易恐慌情绪的代价。

实话说,这两点,虽然我也置身其中,但此前还是超过了我的认知边界,但也正因为这两点,让过热的市场冷静下来,使我更坚信,超跌后的反弹在7月一定会来,而且在8月还会延续,尤其是那些错杀的品种。

二是8月钢铁市场的基本面还会持续向好。

从供给看,自6月15日以来,截止7月26日全国样本企业共有70座在检高炉、累计容积85426m³,铁水日产量减少25.06万吨;共有24座在检电炉、粗钢日产量减少6.84万吨;共有48条在检轧线、累计影响成材日产量14.31万吨,其中:建筑钢材日产量减少12.31万吨,无缝钢管日产量减少0.15万吨,带钢日产量减少0.4万吨,型钢日产量减少0.45万吨,热卷日产量减少1万吨。

应该说,从这些数据看,在行业协会的积极呼吁下,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这一轮行业自律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。观察钢联的周产量数据,7月最后两周5大产品周产量均维持在883万吨,比今年的最低点(870万吨)也就高了13万吨,比去年在行政性限产叠加拉闸限电下的最低产量(860万吨),也就高了23万吨。尤其是,螺纹产量,最近的最低产量是230万吨,也是今年最低周产量,比去年最低的248万吨还低18万吨,可见螺纹钢的减产力度之大。

当然,随着钢价的超跌反弹,部分品种即期原燃料生产开始有了利润,7月28日高炉产螺纹和电炉产螺纹利润210元和182元,有电炉企业复产,螺纹周产量增加了2万吨。预计8月随着部分企业复产,产量还会有一定的回升,但由于废钢资源相对偏紧,原燃料价格反弹等原因,供给的恢复或相对有限。其时,供给的逐步恢复,也有利于平抑过热的情绪。

从需求来看,简单估算7月的后三周的钢联样本的消费量周持续回升,分别是954、978和996万吨。从钢联的大样本库存数据看,7月最后两周的社库和厂库之和降幅分别是150万吨和163万吨,高于小样本库存降幅95万吨和112万吨。说明实际需求环比改善更加明显一些。

展望8月份的需求,预计国内制造业PMI指数仍将处于扩张区域,而建筑业PMI也仍旧处于扩张区间,尤其是随着上半年新增社融21万亿,同比多增3.2万亿;随着专项债基本发放完毕,8月份要将资金用到项目上,基建或将进一步发力。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到,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,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,房地产要稳住,相信8月会见到更明显一些的效果。整体看,8月内需环比有回升,出口增速或回落,钢材直接出口大概率下降,整体上需求略有回升。

从供需平衡的角度观察,钢联统计的样本库存在7月的4周里共下降了315万吨,其中螺纹库存降幅达256万吨,螺纹库存同比降幅22%达到248万吨,热轧库存降幅9.2%达到37万吨,总库存同比减少301万吨,降幅高达14%。预计8月库存仍有200万吨左右的降幅,供需关系将会进一步好转,局部区域,部分品种或出现规格短缺的现象。

三是原燃料负反馈或告一段落,8月或开启阶段性正反馈。

近一段时间焦炭跌了5轮,共1100元,而焦煤相对抗跌,导致一些焦炭企业检修减产,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,8月大概率会开启涨价周期;铁矿石价格最近跌到95.75美元后,盘面价格出现了强劲反弹;铁合金协会锰系专业委员会也号召企业大力减产检修。随着钢厂逐步复产,原燃料面临补库,价格或随之反弹,或对成材价格提供了支撑,进而形成正反馈。

当然,值得注意的是,8月钢铁市场仍有压力,比如,外需减弱,内需仍可能是弱复苏的态势,企业家信心仍显不足,钢材供给恢复过快,等等。

总之,8月钢铁市场,在经历7月份的超跌后,市场虽然仍有压力,但随着海外利空政策释放进入真空期,而国内稳增长政策开始逐步落地、发力,钢材供需矛盾有望进一步缓解,特别是在10期货合约进一步修复下,市场情绪有望逐步好转。展望8月钢铁市场,仍有望延续超跌后震荡反弹的运行态势。

从操作上看,对钢厂而言,要努力保持减产的有效性、持续性、经济性、差异性和透明性,一定不能急于大面积复产,拿好盘面上的多单;对贸易商而言,一方面要高抛低买,灵活操作,保持合理流动性,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基本面好的产品头寸,珍惜手中筹码,等待利润扩大时机再兑现;对终端而言,如果还有补库需求,要抓住8月的可能难得机会。

风险提示:环境在变,观点会变,关注最新观点

编辑:Elaine